2022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1)

发布日期:2022-08-11 整理编辑:贵州成考网浏览量(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2.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


  “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发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鲁哀公在位时,国内季(康子)氏专权。费地是季氏的封地,为了扩张势力,季氏欲吞并近邻颛臾。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为季氏家臣。


  季氏发兵前,冉有、季路将此事向老师孔子汇报。孔子因此严厉谴责了季氏的错误决策,也批评了弟子们作为家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和弟子一共有三次对话,在第一次对话中就陈述了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有三: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3.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这一主张出现在课文的第三段,孔子在驳斥了弟子冉有的自我辩护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议论方式。驳立结合


  本文是对话形式展开的驳论文。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本文总体上是驳论,孔子以治国以礼反驳季氏将伐颛臾;以家臣应尽职尽责驳“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以为政以德驳“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但驳论之中有立论,在驳斥之后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在对冉有的批评中,提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不断将自己的观点推向深入。


  5.论据的多样性


  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例:“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6.双重比喻句的作用和含义


  本文的重点双重比喻句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好比虎兕从笼中出来伤人,颛臾无辜受难,如同龟玉毁于椟中。第二层含义是将冉有和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无论是季氏出兵还是颛臾被毁,冉有和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7.反诘句的作用


  本文的反诘句有:“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作用是增强感情色彩,加大说理力度。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成考政策资讯成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成考便捷服务

2024年贵州成人高考考试还有

考试时间:10月19日-20日
贵州成考报名指导 贵州成考培训辅导

请考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备考!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对学历提升有疑惑?
在线老师随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