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虚词解释:“诸”

发布日期:2022-07-25 整理编辑:贵州成考网浏览量(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诸”

  (一)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二)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成考政策资讯成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成考便捷服务

2024年贵州成人高考考试还有

考试时间:10月19日-20日
贵州成考报名指导 贵州成考培训辅导

请考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备考!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对学历提升有疑惑?
在线老师随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