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诗词曲赋相关习题:八声甘州

发布日期:2022-08-20 整理编辑:贵州成考网浏览量(

  1[.单选题]《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写的内容是()。


  A.送别


  B.羁旅行役


  C.仕途坎坷


  D.边塞


  [答案]B


  2[.单选题]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是()。


  A.欧阳修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答案]C


  3[.单选题]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词人是()。


  A.苏轼


  B.秦观


  C.柳永


  D.王安石


  [答案]C


  4[.单选题]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答案]B


  5[.单选题]对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指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指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答案]C


  6[.单选题]在《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答案]C


  7[.单选题]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是()。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姜夔


  [答案]B


  8、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是:


  苒苒:


  物华休:


  渺邈:


  淹留:


  争:


  处:


  恁:


  (2)这首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


  (4)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


  [答案]


  (1)是:凡是。苒苒:同冉冉,渐渐地。物华休:美好的景物凋残。渺邈:遥远。淹留:久留。争:怎。处:这里表示时间。恁:如此。


  (2)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上片以人的感受来描写自然景物,“洗”“凄紧”“冷落”“衰”“减”“无语”都是人才有的行为和感受,这就使景物描写带有人的情感,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从而收到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效果。


  (3)这首词的上片采取层层铺叙的办法,描写登高所见秋景。开头两句总写,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秋”的基调。接下来五句为第二层,叙写清秋里的各种景色,风霜、关河、残照、树木花草,都带上了“清秋”的色彩。后两句集中在长江流水,把思绪引向远方,也暗含时间的流逝,漂泊日久。总之上片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方法,由总到分,逐一叙写,从而渲染了清凉冷落的气氛,为下片直接抒发思乡的情绪做好了铺垫。


  (4)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思念故乡的情绪。下片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六句为一个层次,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登高遥望远方的故乡,思归之情难以控制。他不禁反问自己,何必长期在外漂泊?后几句为第二个层次,换了一个角度,写遥想家人思念自己。这种迂回曲折的方法,使单向的思念变成了双向的期盼,使思乡的情绪变得更加强烈,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成考政策资讯成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成考便捷服务

2024年贵州成人高考考试还有

考试时间:10月19日-20日
贵州成考报名指导 贵州成考培训辅导

请考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备考!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对学历提升有疑惑?
在线老师随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