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答司马谏议书

发布日期:2022-08-10 整理编辑:贵州成考网浏览量(

一、选择题


  1.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范仲淹


  2.《答司马谏议书》中“谏议”是指( C )。


  A.名 B.字 C.官职 D.劝谏


  3.《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君实”指( A )。


  A.司马光 B.君王 C.蒙君实 D.诚实


  4.王安石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有司”驳斥( A )。


  A.侵官 B.生事 C.征利 D.拒谏


  5.王安石以“举先王之政,以兴利作弊”驳斥( B )。


  A.侵官 B.生事 C.征利 D.拒谏


  6.王安石以“辟邪说,难壬人”驳斥( C )。


  A.侵官 B.生事 C.拒谏 D.致谤


  7.王安石以“盘庚之迁”的事例驳斥( D )。


  A.侵官 B.生事 C.拒谏 D.致谤


  8、下列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王安石 D、杜甫


  9、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散文?( B )


  A、赛疏 B、书信 C、辞赋 D、小说


  10、《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D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挤

 1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征利”的观点时,所操持的理论依据是( C )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人理财” D、“度义而后动”


  1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 A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二、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 概括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


  作者针锋相对,逐条批驳司马光强加给的五条罪名。


  (2) 这段议论的驳论着眼点是什么?


  驳论点。


  (3) 司马光攻击新法的主要观点有哪几个?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4) 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种种观点的总立论原则是什么?


  作者先把名实必须相符确立为辨别是非的原则。


  (5) 这段驳论的力量主要来自哪里?


  用新法的实绩逐条批驳。用事实说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盘庚之迁,婿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必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 这段议论的驳论中心是什么?


  驳斥司马光强加给他的“致怨”的罪名。


  (2) 这段话可分两个层次,请概括这两个层次的大意。


  一层:表明自己是为了国事、皇上而有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招怨,也是预先就想到的。


  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说明坚持改革会受到怨诽是正常的,但时间和实践会证明这是对的。


  (3) 在驳斥过程中,作者揭露了什么?


  保守势力为了一已私利反对新法是料想中的事。这也是王安石变法所招致的。


  1、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聒:强作解释,勉强唠叨。 见:被 视遇:看待。


  (2)将“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缘由,希望或许得到您的原谅。


  (4) 王安石引用盘庚东迁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什么?体现了他怎么样的决心?


  自己变法由于损害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而招怨、反对,是他先前所料想中的事。表明了他要顶住压力,不为流言所动,坚持变法、维护新法的决心。


  (5)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怎么样的风格特点?


  寓刚于柔。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知:领教


  膏泽:施恩泽给这些人民。 膏泽:这里作动词用。 膏:油 泽:雨露。


  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2)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旨。


  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绝不妥协的立场和决心。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成考政策资讯成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成考便捷服务

2024年贵州成人高考考试还有

考试时间:10月19日-20日
贵州成考报名指导 贵州成考培训辅导

请考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备考!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贵州成考网在线客服

对学历提升有疑惑?
在线老师随时解惑